REDISANT 提供互联网与物联网开发测试套件 #
互联网与中间件:
DL/T645-2007 新手教程 #
DL/T645协议为主——从结构的半双工通信方式。手持单元或其他数据终端为主站,多功能电能表为从站。每个多功能电能表均有各自的地址编码。通信链路的建立与解除均由主站发出的信息帧来控制。每帧由帧起始符、从站地址域、控制码、数据域长度、数据域、帧信息纵向校验码及帧结束符7个域组成。每部分由若干字节组成。
帧格式 #
帧是传送信息的基本单元。帧格式如图8所示。
帧起始符 68H #
标识一帧信息的开始,其值为68H=01101000B
地址域 A0~A5 #
地址域由6个字节构成,每字节2位BCD码,地址长度可达12位十进制数。每块表具有唯一的通信地址,且与物理层信道无关。当使用的地址码长度不足6字节时,高位用“0”补足。
通信地址 999999999999H为广播地址,只针对特殊命令有效,如广播校时和广播冻结等。广播命令不要求从站应答。
地址域支持缩位寻址,即从若干低位起,剩余高位补 AAH 作为通配符进行读表操作,从站应答帧的地址域返回实际通信地址。 地址域传输时低字节在前,高字节在后。
控制码C #
控制码如下所示:
数据域长度L #
L为数据域的字节数。读数据时L<=200,写数据时L<=50,L=0表示无数据域
数据域DATA #
数据域包括数据标识、密码、操作者代码、数据、帧序号等,其结构随控制码的功能而改变。传输时发送方按字节进行加 33H处理,接收方按字节进行减33H处理。
校验码CS #
从第一个帧起始符开始到校验码之前的所有各字节的模 256 的和,即各字节二进制算术和,不计超过 256的溢出值。
结束符16H #
标识一帧信息的结束,其值为16H=00010110B。
传输 #
前导字节 #
在主站发送帧信息之前,先发送4个字节FEH,以唤醒接收方。
传输次序 #
所有数据项均先传送低位字节,后传送高位字节。数据传输举例:电能量值为123456.78kWh,其传输次序如图9所示。
传输响应 #
每次通信都是由主站向按信息帧地址域选择的从站发出请求命令帧开始,被请求的从站接收到命令后作出响应。
数据标识 #
数据标识结构 #
数据标识编码用四个字节区分不同数据项,四字节分别用DI、DI、DI和 DI代表,每字节采用十六进制编码。数据类型分为七类:电能量、最大需量及发生时间、变量、事件记录、参变量、冻结量、负荷记录。数据标识具体定义见附录 A的A.2数据标识编码。
数据传输形式 #
数据标识码标识单个数据项或数据项集合。单个数据项可以用附录A的A.2中对应数据项的标识码唯一地标识。当请求访问由若干数据项组成的数据集合时,可使用数据块标识码。实际应用以数据标识编码表定义内容为准。
应用层命令 #
读数据 #
读后续数据 #
写数据 #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blog.redisant.cn/